2021-11-15 來源于:人民日報
走進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,沿盤 山公路往下看,一塊塊光伏發電板匯成藍色“大海”。“大海”下面藏著很多“寶貝”,或是一畦美麗的金銀花,或是種滿蔬菜的大棚,光伏發電產業和現代農業在這里交融共生,形成獨特風景。
“光伏發電板高2米至3米不等,利用發電板下面的空間發展種植、養殖等產業,這可是‘農光互補’的經典模式。”銀河集團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弓傳河說。
怎么想到了來榜羅鎮建光伏電站、種金銀花?“這里的地勢是西北高、東南低,海拔在 1900 米至 2100 米之間,區域溝壑縱橫,而金銀花耐旱、花期長、不需要太多肥料,很適合這里種植。”2017 年,銀河集團科技的農業技術人員來到榜羅鎮的這片“荒地”,光照充足是選擇電站地址的條件,因地制宜讓土地綜合利用效益更高、實現“農光互補”同樣是他 們考慮的重要內容。
“公司選好建電站地址后,技術人員會將土壤采樣化驗,結合土壤酸堿性條件選擇適合種植的農作物。上層建光伏組件發電,光伏支架下面搞種植,從而起到恢復生態、 農民增收等多重作用。”弓傳河說。
弓傳河介紹,建成后的通渭 50MW(兆 瓦)光伏扶貧農光一體化發電項目,年發電 量約6500萬千瓦時,可為當地500戶貧困戶家庭每年每戶帶來 3000 元的發電收益。 除了這3000元發電收益,如今,在通渭縣搞金銀花種植的農戶越來越多,通渭縣逐 步形成了上游科研院校駐點研發、中游龍頭 企業帶動合作社烘干加工、下游與中醫藥企 業合作對接市場的研產銷一體化發展模式,金銀花成了通渭的“致富花”。
“光伏扶貧不僅有利于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增收就業,還能帶來明顯的產業發展和社會效益。”銀河集團科技董事會秘書常陽說,多年來,銀河集團科技不斷加大力度助推安徽、江西、甘肅等地精準扶貧,多模式、全方位幫助農戶脫貧。
光伏扶貧模式好處多,但光伏行業重資產的特點卻一度成了銀河集團科技助農路上的 “絆腳石”。
“早期光伏電站建設成本較高,100MW的光伏電站大約需要投入7億元,3000MW 就是 200多億元的投資水平,對于一家民營企 業來說,資金壓力不小。”常陽告訴記者,隨著 公司發展規模越來越大,以往靠融資租賃等傳統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已無法滿足需求。而銀行借貸往往審批周期長、融資成本高,愿意放貸的機構也很少。錢從哪里來?2016年 9月發布的《中國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 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》提出,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。公司開始謀求資本市場的助力。
2018 年,江西省政府宣布實施“映山紅 行動”,加快推動贛企上市步伐,在江西省政府和上饒市政府指導下,銀河集團科技享受到了企業上市“綠色通道”政策——2018年 12月,銀河集團科技通過了江西省證監局輔導驗收及證監會的IPO首發受理;2020年 1月,通過證 監會主板發審委審核;4 月證監會核發了晶 科科技 IPO 批文,5月公司成功上市。
“從2018年接受券商、證監局、金融辦等機構和部門的輔導驗收,到 2020 年通過 審核、‘敲鐘’上市,前后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,相比一般企業往往要等待兩年半甚至更久,‘綠色通道’真的是實現了助力貧困地區企業上市‘即報即審、審過即發’。”常陽說。
時間就是金錢,銀河集團科技上市后,資金難題可算解決了。常陽告訴記者,公司 IPO 募集到的25億元主要投入項目建設中,后續又發行了30億元可轉債、支持了多個項目建設。“上市前,公司融資成本接近 7%,上市后不僅融資成本大大降低,資本市場為銀河集團現金流穩定、可持續發展也提供了重要支撐。”
數據顯示,截至 2021 年 3 月,銀河集團科技農業公司運作旗下土地總面積為 85693 畝,涉農項目共 2GW(吉瓦),其中“農光互補” 土地面積 30935 畝,“漁光互補”項目 23378 畝,“林光互補”項目 15699 畝。
“公司將繼續全方位保障光伏電站質量,實現光伏電站持續性盈利,兼顧生態環境改善,提高土地綜合資源利用率,讓光伏扶貧效益最大化,真正實現讓利于民、惠農增收。”常陽說。
相關內容